参加ArchSummit的感受

 

ArchSummit

这两天参加了ArchSummit 2018 北京站,流水账似的记录下感受吧,包括一些参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。

1. 关于架构的思考

Keynote 里,Google TensorFlow 中国研发负责人的演讲让人印象比较深刻,演讲的主题是《关于架构的思考》,主要介绍了几个维度去思考架构:选型、可扩展、易用性,特别提到了来自G家的 protobuf, grpc,可见基础的重要性。其实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觉得很亲切,因为前段时间刚好写过一篇相同题目的文章,记录了自己读阿里中台架构改造一书的感想。

作者还特别提到了《纽约客》最近发表的文章, Jeff Dean 和 Sanjay 和架构设计里分别擅长的不同领域:

桑杰住在山景城一个三居室房子里,而杰夫则自己设计了房屋,在地下室里装了一个蹦床。在设计房屋时,他发现自己虽然喜欢设计空间,但并没有耐心去完成建筑方面“适合桑杰的部分”:横梁的细节、螺栓以及供电量等等。

目前,他正在开发一款软件,允许工程师轻松整合和管理十几款应用程序。如果把谷歌比作一所房子,杰夫是在建造一个附加产品,而桑杰则在支撑结构,加固房梁,拧紧螺丝。

架构里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何时重构,大牛介绍说,即使在 Google,由于人员流动变化等,几年也会对模块进行一次重构,不过由于内部完善的工具、文档、单测,重构不会那么复杂。

2. 业务驱动、抽象

听了几个演讲,很多都强调了业务驱动,例如滴滴的 Fusion 以及阿里的 OceanBase,架构的演进离不开对业务的深刻理解,以及在改造过程中的不断review和找到真正的重点。这句话不同的读者看到,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吧。

3. 基础能力

基础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,例如对 leveldb/rocksdb 里 memtable sstable compact的流程理解,能够单独使用一个控件或者流程;能够对paxos/raft 的流程深入理解,从而在两地三备份或者三地机房的场景,优化现有开源方案。另外就是架构不要被业务牵着鼻子走,理解业务然后提升基础能力,例如追查 core/oom 问题的能力,做架构切忌追逐短期的收益,一看难度大收益不明显就不做了,这种心态做出来的架构并不会比算法同学搭建的架构要强。

阿里王坚博士在2017年 ArchSummit 的演讲上说:“好的架构是包容所有好技术的重要前提”,模块稳定性解决不了,怕是什么技术都包不住。而这些疑难问题,从我的经历看,真的可以提升基础能力,帮你度过一个瓶颈期也是有可能的。

4. 总结
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
例如听 Dubbo 的汇报,我会对比现在的 rpc 框架、服务发现、服务治理上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;听别人对于 Paxos/Raft 的使用,会思考自己是不是不够灵活,没有做到举一反三;听别人对于数据通道的建设,想到自己在做的事情。

有一些也会触发更远见的思考,例如还没有使用 kafka 的使用经验,看到已经有人在拥抱 pulsar 了;当你还在纠结存储选型时,大牛已经在考虑生态了;当我们还在大数据上积累经验时,已经有人在考虑其中的安全问题了;这些固然不能盲从,但是都要提前了解,拓宽视野。

关于参会流程上,两个会议中间时间比较短,建议提早占座。会议前,一定根据题目、简介、演讲者及其公司,提前规划好参会流程,务必都完整听完一个演讲,不要换着听。有些题目很好,但是文不对题,因此要看简介。或者演讲者表达能力有限,受益很少。也要根据自己的状态,选择听些难度大的,还是网红课程。

总的来说,有了一次参加过的经历吧,学习知识,提升自己的作用不大,因为有大把的公众号文章和视频,就像在家自己健身还是要去私教的健身工作室,见仁见智。当然,见到一些大牛的风采,多参加这些线下活动,就是另外一个作用了。

Powered By Valine
v1.5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