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、社会、法律-读《消失的13级台阶》

 

消失的13级台阶

第一次看到一本小说居然引用了这么多参考文献,作者的严谨程度可见一般。

1. 人、社会、法律

很多推理小说,除了缜密的故事情节让人大呼叫好,故事本身也有着对社会的思考,比如东野圭吾《分身》里对于克隆技术、《恶意》里对于人性,《消失的13级台阶》这本书里思考的是法律-死刑。读书就像看电影一样,精彩的故事情节固然让人沉浸其中,更多的思考会让人意犹未尽二刷多刷,正所谓“好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”。

我们相信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”,也会看到“法律这张网,太小的从网眼里溜走了,太大的网不住”的言论。社会在进步,法律也不断完善,然而手持法律武器的终究是人。

举几个摘抄的书里的原话:

检察官都是通过了司法考试的精英,是一些不交流感情、只将法律作为武器宣扬正义的人。

人在正义的名义下审判另一个人的时候,所谓的正义并不存在普遍的标准。

其实,关于恩赦的适用范围,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。也就是说,恩赦是由那些手握行政大权的人随意发布的,适用范围也看他当时的心情如何。

归根结底,终究检察官不是机器,同样有七情六欲、吃柴米油盐、食人间烟火。

这让我想起来在做稳定性时对 SLA 的思考,标准的定义、赏罚制度的执行力度、手握评判权的人对于一线的了解情况等,如何确保公正,并不是通过建平台、写文档可以解决的,而是取决于人。

注:SLA指系统的核心指标、目标以及达标情况

法律的目的是报应刑还是目的刑,在 SLA 的赏罚制度里,倒是可以确定是目的刑了😄

2. 微信读书的乐趣

几年前在读殉罪者的时候,当时就在想,对于这类悬疑推理小说,如果前面就有人剧透了,该是多么烦躁的一件事情。

最近读这本书,才发现过于悲观了。在读书的过程中,看到的基本都是对于结局的猜测,有“好事者”整理目前的人物关系,遗漏的细节,因此读书的乐趣反而增加了几分,有一种边读边跟人讨论的感觉,像是在合伙打怪升级闯关。

不知道以后微信读书是不是也得出一个类似豆瓣「该想法可能剧透」的标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