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易行难-读《中台落地手记》

 

中台落地手记

中台落地手记 : 业务服务化与数据资产化这本书在豆瓣只有6分,但读起来受益不少。主要有几个原因:

  1. 图画的清晰、好看
  2. 方便速成
  3. 自身做了几年大数据中台

读书笔记按照这几点分别总结。

1. 图

一图胜千言。虽然我的 PPT 画的难看,但是我羡慕 PPT 画的清楚的人,也赞同 PPT 文化。PowerPoint 画的清楚,往往代表着思路清晰、重点明确。有Power、有Point.

图不在于画的好看,而是在于清楚,有取舍、有重点。节取一些架构图:

大数据平台架构: bigdata-platform

数据质量: data-quality 看这张图的时候,我一直在想数据质量平台应该是先验还是后验平台?

Spark各阶段: spark-stage

ServiceMesh: service-mesh

MyCat: mycat

Consul: consul

Apache Atlas: apache atlas

Apache Griffin: apache atlas

2. 速成

读这本书,可以快速的了解:

  1. 微服务(Dubbo 还是 Spring?)、配置中心、负载均衡、熔断限流、缓存、服务网格、日志监控都用哪些?
  2. 大数据技术栈:消息队列、计算引擎、平台、元数据、数据质量、数据湖等
  3. 数仓:分层、建模、价值判断
  4. 运营中台、数据中台、AI中台等等

当然都是蜻蜓点水的介绍,比如消息队列选了 Kafka 而不是 Pulsar,不用考虑太多为什么,能快速搭起来。

这也是我接触的很多大数据组件的共同之处:能解决问题,但不是万金油;上手简单,但出了问题两眼一抹黑-抓瞎🦐

3. 感受

中台这个概念,现在慢慢冷一些了。之前看中台,仿佛看到了一个无比强大的中场发动机,前场快速切换、试错。似乎花极少人力,就可以支持公司新产品层出不穷。然而搭建的过程知易行难。

3.1. 目标

中台的目标,是需要能够高效支持业务,业务的目标是赚钱。

业务给公司赚钱的。中台,除非是云厂商,都是花钱的,是负债的部门。业务的产品是资产,但是代码、不止中台的代码,都是负债。

代码写出来就要维护,人力变动了要交接,不断的屎上雕花或者重构。用越少的代码支持了产品,负债就越小。

业务为了实现赚钱的目标,需要拉新、投放,各种途径都得先花出去钱。先撒币,才可能赚钱。

中台为了实现高效的目标,需要探索、积累,先允许各种试错才能有沉淀。

这个过程里,业务可能会被砍,中台可能会被质疑、自我怀疑,典型的一些疑问:

  1. A业务当前才几 qps,中台想这么多稳定性的问题干什么?
  2. B业务最近 qps 涨的很快,中台为什么这么多稳定性问题?
  3. 中台的人都在干啥,这个组件、功能我C业务又不需要
  4. 中台偿还技术债务,为什么要业务配合?

因此,目标需要对齐,需求需要管理,中台要敬畏业务。当然建不建中台,也应该是个目标。

3.2. 人

其次的问题是人:战略不能心动,使用的人要痛。

只要业务赚钱,数据要不到不是问题,招人可以解决。只有数据太多,头绪太杂,需要快刀斩乱麻了,才会痛。

因此当出现了太多的烟囱架构,使用的痛了,中台的价值就无须费劲证明了。

可是这也是中台最不想看到的,善战者无赫赫之功。这个时候,宣告的是中台的失败。

3.3. 事

中台要协调两件事:业务需求和长线积累。

业务需求提过来了,是合并同类项统一规划还是短期上线,短期上线的屁股什么时候擦?

一边做业务需求,一边还之前的技术债务,但技术不往前走,长线积累没有也不行。总不能你还没人力调研 iceberg,业务跳出来说已经要给 iceberg 提代码了。所以中台的事项里,一定都要兼顾。

毛主席也说了,“手里没把米,叫鸡都不来”。